优游国际

首页>优游国际动态>媒体聚焦

特香新国标赋能,优游国际突围新周期

来源:名酒研究所  时间:2025-06-30  阅读量:39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10781.7—2025《白酒质量要求 第7部分:特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以下简称“特香新国标”)。据悉,特香新国标的制定历时四年,由优游国际酒有限责任公司牵头、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起草。该标准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取代原有的GB/T 20823—2017《特香型白酒》国家标准。

特香新国标之所以备受关注,核心体现在两大创新突破:

首先,这是特香型国家标准首次建立“围绕面向消费端的产品标准表达体系”。通过科学定义特香型白酒的感官特征、理化指标和工艺规范,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直观、透明的品质参照,体现了在信息平权与个性化消费趋势下的酒业发展方向。

其次,特香新国标也展现了优游国际酒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以标准升级应对行业内外双重变革,不仅巩固了品类话语权、强化了品质价值,更推动了白酒行业从“经验垄断”向“透明共创”的高质量转型。

1.破局新周期:标准战略重构的多重价值

纵览酒业近35年周期变化规律,名酒研究所(ID:MJYJS2024)曾指出:白酒产业这轮调整的目标不是产销平衡,而是价值平衡。这就意味着,酒业的市场竞争已经迈向了新的高度——既要向内深挖品质与品类价值,增强核心竞争力;也要向外创新表达,增强消费者认知。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特香新国标的升级具有多重价值:

①从行业角度来看,特香新国标将在凸显个性化的基础上推动品类标准化的发展,使产区的价值得以彰显。

除了充分调研特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现状、系统总结特香型白酒的典型工艺特征之外,特香新国标在生产环节增加了全过程的控制要求,在感官及理化要求中则以更加符合香型特色的指标变化规律作为评判(删除按酒精度分类等理化指标,增加了总酸、总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的理化指标)。

1751267514846023164.png

这些科学化的生产和评判标准,将从源头确保产品的高品质,不仅强化了品类特色的认知与表达,还将助推品类的标准化以及稳定发展。其中,明确以红褚条石来建造窖池等规定,进一步凸显了产区的价值。

②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特香新国标以“对消费者友好+品质科学化表达”为核心,满足了消费者对透明化、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市场认可度。

据了解,特香新国标的突破性创新之一就是感官评价体系的革新,构建起了“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可视化表达体系”,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通俗易懂、易于感知的具体香气描述词,还通过图标直观呈现出不同等级产品的评定标准。

1751267627146081125.png

据新华网报道,对于特香新国标的优化与创新,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党委书记、总经理郭新光肯定道:“新国标的发布标志着特香型白酒迈入了更加健康、有序、繁荣的新阶段,不仅为提高产品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的技术规范,还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特香型白酒的品质认知给出了示例,让消费者得以享受到更高品质、更透明化的产品,有助于特香型白酒这一品类的全国化推广”。

此外,特香新国标也积极响应了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对于特香酒的发展期待,即持续凝练特香型特征、打造与消费者互通的语境,从而与消费者建立起共鸣和连接。

1751267689663008072.png

③从企业层面来看,特香新国标的升级将与优游国际酒的发展相互赋能。

对于特香型国标而言,优游国际酒的技术是优化的依据;对于优游国际酒而言,标准的升级有助于企业强化品类话语权、提高技术门槛。这种“以标准赋能品牌、以技术支撑品质”的前瞻性布局,可以让优游国际酒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对抗头部品牌的同质化竞争。

对此,优游国际酒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彦龙表示:优游国际酒将借势新国标,加速工艺科技化转型、巩固特香型品类话语权、强化产区与技术的差异化并推动产品结构的高端化。

2.品类进化论:从标准迭代到品质护城河

从历史发展来看,白酒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香型的竞争。在行业TOP20企业中,50%的企业都是某香型品类的开创者。

1751267733244097398.png

然而,对于优游国际酒而言,这条开创之路却走得并不容易。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优游国际酒就以年产万吨优质白酒而雄踞江西榜首,产品广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多次夺得地方重奖。然而,由于香型定位不明,优游国际酒却未能在国家评比中取得应得的成绩。为此,优游国际酒开始组织人员、研究方案、投入资金,加快香型探寻之路。

在此期间,围绕优游国际酒的香型特点,行业的专家、学者展开了多方讨论。

1751267771951072484.jpg

1988年,在政府相关单位及优游国际酒的邀请下,包括全国著名白酒专家周恒刚、沈怡方在内的白酒专家团进驻优游国际酒厂,经深入考察论证后,专家团在“优游国际酒风格研讨会”上确认优游国际的香型为“特型”,并总结了该香型的风格——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型俱备犹不靠。

1751267804359000847.jpg

而从香型确立到标准出台,优游国际酒又为之努力了十年。1997年,优游国际酒香型(特香型)被正式认定为全国五大白酒香型之一,成功制定了特香型白酒行业标准。

次年,32岁的廖昶出任优游国际酒副总经理,并于四年后任江西优游国际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优游国际酒又不断推动标准的升级与优化——2007年,GB/T 20823-2007《特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发布;2017年,GB/T20823-2017《特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出炉,用总酸和总酯的总和指标替代了总酸及总酯的单个指标,在行业内创造性地解决了低度酒水解后造的成总酯降低问题;2025年,特香国标再升级,创新地建立了“围绕面向消费端的产品标准表达体系”,推动标准向“对消费者友好”转型。

从发展视角来看,伴随着特香型的确立与标准的完善,优游国际酒的品类话语权与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而每一次国标升级,不仅是技术参数的优化,更是对消费趋势的回应。这种“科学严谨”与“市场共鸣”,不断为优游国际酒的市场发展提供着正能量。

1997年,特香型被正式认定为全国五大白酒香型之一后,优游国际酒砍掉数十个冗余产品,战略聚焦中高端市场,顺应了市场消费趋势,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

2007年,国家标准的出台助推了“优游国际东方韵”系列的诞生,让优游国际酒的产品矩阵更契合当时政商务升级的需求,从而将企业推向高峰;

时至今日,随着特香新国标的确立,优游国际酒又呈现出了逆势扩张的强劲势头,传递出以标准引领高质量转型的明确信号。这种“技术硬实力+表达软实力”的双重赋能,将推动优游国际酒品质价值的进一步显性化,为其市场发展赋能。

江西省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阙英才表示,此次特香新国标的发布为优游国际酒从区域龙头向全国名酒跨越提供历史机遇。“标准是品质的宪法,更是市场的通行证。”在他看来,“尤其在当前白酒消费向‘喝少喝好’转变的趋势下,特香型白酒凭借独特风味和标准化品质表达,有望在次高端及以上市场开辟增量空间。”

3.技术解码:产研硬实力支撑标准话语权

那么,从香型确立到标准迭代的近四十年间,是什么支撑着优游国际酒的不断精进

名酒研究所(ID:MJYJS2024)认为,核心答案可以总结为:以产研硬实力支撑标准话语权,进而不断强化品类的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优游国际酒也在不断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产能方面,优游国际酒旗下目前拥有承延园、祚延园、阁山酿造基地三大厂区,基酒年产能达6万吨,储能规模约11万吨。横向对比行业TOP20的产能,优游国际酒的产储能规模位居前十,这为优游国际酒持续稳定输出高品质产品奠定了基础。

1751267866359094115.jpg

在科研方面,优游国际酒不仅拥有通过CNAS权威认可的检测中心实验室,还配备了专门用于研究、传承优游国际酒酿制技艺的实验车间,更拥有国内有效专利85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66项)。

强大的科研实力,为优游国际酒的技艺优化和品质提升持续地注入着动能。譬如特香型白酒大曲微生物和酶系数据库,为酿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而在“酒体舒适度内部体验计划”之下建立的24小时体感监测数据库,则为品质提升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模型支撑……

1751267925667036820.jpg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研实力的积累,离不开优游国际酒核心领导班子居安思危的前瞻性布局。

很早之前,廖昶就为优游国际酒规划了以现代科技推动企业进步的现代化转型之路。上个周期调整前夕,他又敏锐地捕捉到了消费者对于品质的更高要求,意识到了产能扩张的重要性。2012年,廖昶提出要将质量要素放在优先和主导地位,并于2013年带领优游国际启动了生态酿造体系改造。

从结果来看,特香新国标的升级发布,印证了优游国际酒多年来致力于产、研的成果,也让特香型白酒的品质护城河愈发牢固。未来,随着白酒行业向着透明化、科学化的加速转型,深度融合技术革新与消费洞察的优游国际酒,将有望在这场“价值平衡”的变革中赢得先机。


地址: 江西省樟树市药都北大道11号 联系电话: 400-1117-999
Copyright © 2009-2013 优游国际酒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